1450.第1450章 尽在掌握(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070 字 2个月前

不过此时离历史上温体仁丢官去职的时间还尚有一年多,目前他仍是内阁一手遮天的人物。东江镇的奏折如果按照正规途径呈报上去,温体仁多半会将其扣下来,因为军方如果得势,对朝堂上的文官派别就会有明显的影响,他可不想让这帮大老粗能有在朝堂上充当意见领袖的机会。

至于说这样做会不会让大明面对更大的军事压力,温体仁才不会在乎这种事,反正后金军再怎么凶残,农民军再怎么折腾,海汉人再怎么厉害,暂时也没法把刀架到他脖子上威胁到他。在他看来,这些外敌对他的威胁甚至还不如朝堂上的政敌来得大。

关于对温体仁的看法,海汉高层和东江镇出奇地一致,所以对于梅侍郎所说的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呈报奏折的方案也更能接受。这中间有多少花销,海汉不是太在乎,只要最终能达成目的就行。当然了,如果梅侍郎收了钱没办成事,或是干脆黑了海汉出的钱,那海汉也不会吃这种哑巴亏,自会有日后清算的时候。

至于这事最终成事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便是来自梅侍郎最乐观的估计,能有五成机会把奏折送进御书房就不错了。而崇祯皇帝看完奏折之后,是否会改变以前对海汉的态度,那就是谁也没法提前揣摩出来的问题了。执委会当然是认为有一定的希望才会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个计划,但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原本历史上根本就没发生过的事,最终会是怎样的走向,大概也真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倒是刘尚这种层级的人物,在从大明出来之前也根本接触不到六部尚书、大学士、内阁首辅之类的大人物,温体仁的大名他倒是听过,但对其品行事迹就基本毫无了解了。而沈志祥就这么肆无忌惮地评论当朝首辅,很显然也是没有再把自己当作大明的官了。

对于沈志祥的心态,刘尚多少还是有些感同身受的,当初他决定放弃自己大明暗探身份,开始新的一段人生时,对于大明的看法也跟沈志祥有些类似。只不过刘尚命好,没费什么工夫就进了海汉官僚体系,之后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火速上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钻进了海汉最核心的权力机关之一。而沈志祥是想投海汉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暂时继续充当海汉在辽东地区的马前卒,不过人前人后,他都开始以海汉下属自居,似乎是打算要逐步将此变作既定事实。

但略微有点讽刺的是,沈志祥虽然是外人,平日打交道的对象却都是海汉军中的高级将领,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层面反而比刘尚这个“内部人士”更高一些,所以他现在给刘尚介绍说明的这些情况,倒有一大半是刘尚此前并不知晓的信息。如果不是接到了陈一鑫委派的这个差事,刘尚大概做梦也想不到,海汉已经把路铺到了京城里,甚至找到了直达天听的办法。

吃惊之余,刘尚也不得不感叹一声有钱好办事,也只有海汉这种财大气粗的东家,才会不计成本地去推动这么一个耗资巨大,耗时颇长,而成功概率却不大的复杂计划。

如果考虑到海汉前期在皮岛的投入,那借东江镇之手花在京城那边打点关系的几万两银子还真的不算什么了。而能够拥有这样的魄力,的确必须得有雄厚的财力作为基础才行。

仔细想想这个计划的前因后果,刘尚更是佩服海汉高层的谋划之深,起码是从几年之前就开始为进军北方作准备。从南方一步一步地将控制区沿着大明海岸线推进到辽东,不管大明是否就范,海汉都已经实际控制了大明海疆,就算大明要与海汉翻脸,也很难将海汉彻底从大明近海逐出。

而在此期间大明又在做什么呢?部队在疲于应付年复一年的后金南侵,以及国内愈演愈烈的农民暴动,而文官们则是在政治斗争之余,拼命压榨那些没有发生战乱的地区,以求能够获得足够的经费来维持大明的统治。

一方闷不做声地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则是日夜不停地变着花样作死,此消彼长之下,两国的国力差距正在不断地缩短。刘尚相信如果不是人口数量和领土面积相差太悬殊,海汉恐怕早就生出了要吞并大明的心思了。

海汉在辽东拿下一块地之后会就此打住吗?刘尚不知道执委会的长远打算,但他认为海汉决不会在这里停下扩张的步伐。让东江镇搭桥,建立海汉与大明高层之间的对话通道,刘尚认为这步棋的真正目的或许就是为了今后的进一步扩张做准备。这种扩张不会是后金这种野蛮的入侵和掠夺行径,海汉也不屑做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

刘尚在福广、浙江、山东多地见识过当地官府被海汉从上到下全部买通的可怕场景,当这些官员的个人利益被绑在了海汉这艘大船上,他们最终也只能充当拉船的纤夫,为海汉的前进提供助力。如果海汉有朝一日真的获得了大明的认可,得到了正式的邦交待遇,能够自由出入大明境内,那可想而知沿海地区海汉化的速度也将会大大加快,而受到海汉直接影响的内陆区域,也将会比现在大为增加。大明就算能得到海汉的军事援助完成攘外安内,也绝对不会是这场交易中收益最大的那一方。

经过与沈志祥的一番谈话之后,刘尚脑子里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海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大明敞开国门,其中包涵了颇为复杂的利益交换。不管大明最终是否同意海汉的提议,这个从南海崛起的小国都会稳定地继续从沿海地区蚕食大明,无非就是速度快慢的差异而已。对大明,直面灭亡还是借助海汉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而对于海汉来说,变数虽多,但一切尽在掌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