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抓捕牛蛋(1 / 2)

明贼 五味酒 2748 字 22天前

太原城中勋贵圈子与平民百姓本是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城中上层的隐秘也仅在仆役杂工间以风言风语的形式传播与市井。但《太原午报》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局面。在识字率还于个位数徘徊的明朝,人们对文字的迷信与敬畏,非这个时代的人不能体会,正是人们文字的这种这种态度,使得这份报纸的可信度甚至不低于官府张贴的布告。

于是专门揭露城中勋贵丑闻的《太原午报》就成了平民百姓窥伺城中上层丑态的一个窗口。这几日《午报》上刊载的消息一则比一则令人震惊。今日午时之后,报纸再度售卖一空,果不出人们所料,城中巨富卢金吉再一次成为报纸的主角,只是百姓们万万想不到,这一回刊载的却与罢市无关,而是从几桩陈年旧案,其中便有他是如何以卑鄙手段霸占他人田产的详细描述,成为卢家猎物的不仅仅是平民百姓,也有城中的富绅地主,但在他的无耻手段之下,无一不家破人亡,于是田产便被其以极低的代价收入囊中。

让太原城老居民记忆犹新的是前年,卢金吉强行买地不成,就勾结时任布政使一手炮制林家通贼案。林家老爷身上可还有举人公明,一样被斗的家破人亡,男丁悉数上了刑场,女眷则通通充入了教坊司做了官妓。至于林家的田地家产最后落入了谁家囊中,只有天知道。

本来,卢金吉与时任布政使勾结之事也仅仅在风言流传的程度上,而《太原午报》则直接指出,当年林家的上百顷旱田,悉数落入了卢金吉手中,金银古玩则被时任布政使劫掠一空,最后抄家入了官府籍册的财物则少的可怜。这可以在布政使司当年留存的档案中清楚的查到,这还要感谢闯贼刘国能占了太原后没有烧杀抢掠,才能使得这些文档终有一日可以得见天日。

《太原午报》甚至开了专版,详尽的将林家所被查抄的财物一一列举。果然,在山西古玩界颇有名气的林姥爷家里竟然一件古玩字画都没抄出来,这本身就不正常,而在土地一栏里,只有区区五亩六分地,这不是滑天下之稽吗?

当然,仅仅刊登出这些显然还不够,《午报》一连两天集中报道了此事,又深入挖掘了更多人们希望知道的隐秘。总之,卢金吉已经彻底被描绘成了一个黑心肝,没有人性,卑鄙无耻下流的简直不能称之为人的人。

李信笑着将报纸扔在案上,他也真佩服郭师爷请来的那些落魄文人,下笔可比刀子还狠,能把卢金吉黑出翔来。在没接触这位卢老爷之前,他通过此前种种,觉得此人还有几分高深莫测,可自那日一见之后,却完全不能和此前印象中的卢金吉对号入座。似乎真实的卢金吉远比想象中要蠢,可此前与罢市相关的种种所为,却不是寻常人能做,亦或是说敢做的。

卢金吉的确很郁闷,《太原午报》此前关于的报道,充其量是啦蛤蟆蹦到脚面上,顶多恶心恶心他。而这一回翻出来他勾结布政使谋夺百顷良田的消息来,却是惊恐莫名。

很多环节就连非经手的当事人都不甚了了,那《太原午报》是如何挖掘出来的?更何况很多当时参与到此事中的人都已经被他以各种理由或打发背井离乡,或是干脆寻个罪名判了流放或斩立决。

很多关键证据非寻常人能够得到,就如此被大肆的宣扬出来,由不得卢金吉不冒汗,不心虚。他开始有些如坐针毡了,一种极为不详的预感愈来愈近,似乎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掐着脖子,一点点的收紧,收紧。

自打在李信的兵营里待了两日出来后,似乎一切都与之前不同了,最明显的就是周王两家的态度,这一回竟然只派了管家送来礼单,就权且算是压惊了。若在以往,两家的家主非亲自登门探望不可。

唉,家道中落不外如此。卢金吉长长的叹了口气,眼前的局势正一点一滴的脱出他的掌控,一种力不从心的无力之感逐渐占据了他的胸痛。

“老爷,老爷?”

卢金吉被从愣怔出神中叫了回来,这才反应过来,老管家已经在身边站了许久。

“老爷,那人又来了!要立即见老爷!”

“请,快请!”

卢金吉立即便精神了,心里说不出是惊惧还是忐忑,他实在不愿与此人打交道,但奈何金主在上,有钱的就是爷,他想在流贼肆虐后的太原城中重振卢氏声威,是万万离不开钱的。有些事该忍还得忍,但他总有一种感觉,自己好像在和妖鬼在做交易,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对方吞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不多时,一袭黑衣步入卢金吉的书房,他立刻便觉出丝丝寒意随之在房中弥漫开来,不过让他好奇的是,此人自与他见面开始,头上的黑纱斗笠却是一刻都不曾摘下来过。从他的口音当中听不出是哪里人,此人说话时咬字生硬,卢金吉甚至判断他未必便是汉人。

“不知先生深夜露面……”

说实话,卢金吉对黑衣人公然到府上的行为有几分不满,虽然现在时近半夜,但终究是露了行迹,而且他亦曾与之有约,回到山西之后绝不能在任何场合下见面,所有交流一律使用密语传书。

黑衣人冷冷道:“这件事非当面与卢老爷说不可,我不希望你以前的那些烂事影响到整个计划的进行,屁股上的屎要尽快擦干净。”

此人话说的粗鄙难听,卢金吉的脸色当即就挂了下来,还从未有人敢如此和他说话过,但那黑衣人便像甚都没察觉一般,继续道:“罢市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要逼得李信将存粮都卖空为止。”

“一切都按部就班,不曾出过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