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欺人太甚(1 / 2)

明贼 五味酒 2887 字 22天前

阳和卫坚挺于鞑子肆虐的汪洋大海之中,并没有消极防守,在此期间镇抚毛维张曾派出了大量的探马斥候,向四面八方探查敌情,以及大同府各处遭受劫掠的惨况。

汇集了种种情报之后,图尔格一部南下的路线已经再清晰不过,他们由大同城东五十里出南下一路经过西安堡、五里寨、应州、山阴、马邑,最后抵达宁武关。据报在宁武关曾发生大战,似乎守关的官军并不占据上风,由于向南派出的斥候十有都被射杀,回来的人甚少,因此过了宁武关以后的准确情报也就甚少。

这一点李信倒不甚担心,李信自从接手了外三关的防务以后曾对其大加改进,其中守关的军将一律换成了可靠有能之人,以往那些在军中混吃等死的武官则一律被调离重要职位。他相信整个太原府的所有关城,即便没了自己的三卫军,就算野战没有胜算,敌军想要轻易的占了便宜去也不可能。

大军南下歼灭图尔格势在必行,但在这之前李信决定先处理一个人,那就是鲁之藩。此人现在已经如丧家之犬,一路向南更是孤注一掷,不求逃生,只为立功留名,只是这功名即便让他立下了,恐怕也是万世的骂名。

李信又是一阵冷笑,挥笔写就了一封长信,令快马送给陆九,并使人叮嘱陆九,务必如此擒杀鲁之藩其人。同时,他也决定不再等候陆九,大军即刻启程。不过毛维张却在此刻向其进言:“大将军先且慢,下官有一事不吐不快。”

毛维张在这回鞑子入寇的战斗中表现可圈可点,不但保住阳和卫不失,还为三卫军主力的打反击事先探查了大量的可用情报,李信已经有了此战过后保举其为阳和卫指挥使的心思。

“毛镇抚有话但讲无妨!”

毛维张在得到了李信的肯定答复之后,先是起来躬身一礼,然后才郑重道:

“大将军可知现在京师之中流传的不利留言?”

李信对此只是略有耳闻,究竟是传到了何种程度却不甚了了,再者眼下战事急迫,他的绝大多数精力都已经被牵扯殆尽,对于这些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他是有心而无力了。

毛维张并没有等待李信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双手毕恭毕敬的递给李信。

“这是黄总事途径阳和卫时,托付下关无论如何一定要呈送给大将军的,您一看便知!”

黄胜还真是个有心之人,由他负责搜集各路有关山西与自己的情报果然不负所托。李信从毛维张手中接过了书信,才看了几眼就愤怒至极。京师中各种版本居然早就传的神乎其神,其中尤其以指责自己早就建奴暗通款曲为甚,更指他李信与投靠了鞑子的鲁之藩曾为故交,而建奴也通过鲁之藩许之以高官厚禄,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山西之乱。

李信忍住了将这封满纸胡言的书信撕成碎片的冲动,转而看向一直等待自己回应的毛维张,问道:“本帅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京师舆论竟然已经糜烂至此,毛镇抚可有建议?”

这些话虽然捕风捉影,但有一点却是杀伤力极大,那就是所有致命的谣言都是通过事实臆想出来的,这叫李信有口难辩。他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毛维张似乎早就在等着李信的询问,不假思索的答道:“谣言之事历来如洪水,只要疏导合适便会有惊无险!”

李信当即拱手道:“请毛镇抚教我!”

毛维张忙躲开到一旁。“这可不敢,下官理当为大将军由此一为!大将军应首先解除皇帝的疑虑,只要皇帝的疑虑顿除,民间官场里的风言风语便会失去了他本应有的杀伤力,到时候便可从容应对!”

李信击掌赞道:“好主意,到时候本帅只须再来一次献俘献礼便可使谣言不攻自破!”

毛维张显然也是这个主意,但却皱眉不无忧虑的道:“现在的难处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鞑子俘虏充作献俘的人选。”

李信哈哈大笑,“毛镇抚有所不知了,眼下本帅手中正有一人可当此任。”

听说有合适献俘的俘虏,其身份地位定然不会低了,毛维张双眼放光,进而问道:“是谁?”

“努尔哈赤第七子多罗贝勒阿巴泰,毛镇抚说和是否?”

“再合适不过了,大将军此战功成,相必万岁定然还会有大恩赏!”

毛维张高兴之下顺嘴便赞了一句,不过这确出动了李信的另一则隐忧。

“本帅却不希望圣上再加官进爵了,不如多给山西一些实惠要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