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荀文若大战颍川(2 / 2)

赵云 巫山哥 2777 字 20天前

家族对待赵云的事情上确实欠妥,曾经预料的情况,一一显现,就不知道那些迂老夫子们会不会认错。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荀家的根在颍川,他必须回去。

颍川与汝南都是属于豫州的郡,两个郡挨在一起,很难说明哪个郡更重要。

汝南西接南阳,南邻寿春,东边是高祖的起家之地沛国,北面为陈国,西北边是颍川。

而颍川虽然地域面积还不到汝南郡的三成,可是西边为大汉国都雒阳,位置相当重要。

黄巾一举事,灵帝尽管在颍川到雒阳的关隘上增添了大量的人马,首先把朱儁派到颍川主持战事,更是委派王允为豫州刺史,也是为了剿灭蛾贼服务。

王允甫一到任,马上征辟孔融、李延、皇毓为从事,联结因病从交州返回雒阳的五官中郎将杨彪改任的颍川太守,共同向黄巾步步紧逼。

有汉以来甚至从秦朝开始,一个县长官的称谓,不是以县面积大小来称呼,而是按照人口的。万户以上,不管地域大小,都叫县令,万户以下,则为长。

颍川一郡,由北到南,依次是纶氏,就是董卓他老爸曾经当县尉的地方,离着雒阳最近。

东南面是阳城,沿颍水顺流而下,是颍川的郡治所在阳翟。其西南面是郏县。

再往南,父城、襄城、颍阳、颍阴、长社五个县几乎在一条线上一字排开。

紧接着,又是舞阳、定陵、临颍、许县、鄢陵五个县;孝光武帝发动昆阳之战的昆阳,位于西南面的父城县与舞阳县之间。

最后,一个郾县挤进了汝南郡,另一个新汲县挤到了陈国境内。

密密麻麻的十七个县,每一个县的长官都是县令,可见人口密度之大。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

亭有亭长,以禁盗贼。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

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

可以说,大汉的民间管理十分严格,而这些黄巾大部分都是其他地方蜂拥而来的。经过贼军的冲击,整个颍川郡的基层几乎瘫痪掉。

本来,荀彧只想带着一部分人马北上,毕竟汝南的黄巾尽管被赶走,却在隔壁的南阳郡。

可是赵谦老爷子大手一挥,不仅他与赵满、赵义、赵礼、赵智、赵信从交州带来的兵丁尽数前往,连汝南本地的郡兵都分了七成给他们。

老爷子想得很宽,毕竟汝南黄巾与颍川的黄巾,面和心不合,他们原本就是想与波才汇合,哪知道却受到了冷遇,转而在邵陵与汝南郡兵展开激战,追到了平舆。

现在他们被赶去了南阳,设若再敢回来,大不了荀彧他们回军就是。毕竟凭借着郡城的城墙与郡兵,还可以支撑十天半拉月没问题。

最终,荀彧挑选了三千能够骑马的,带领骑兵星夜驰援,在临颍采用曼古歹战术,一举全歼零散黄巾。颍阴荀家闻讯,即刻前来把两万多的俘虏尽皆押送往交州之地。

接着,众人马不停蹄,赶往主战场长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