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战报(1 / 2)

纵兵夺鼎 夺鹿侯 1725 字 10天前

入冬之前,燕氏在天下南北发生三场战役。分别是张辽入荆州的江夏之役、马腾守备并州的云中之役,以及燕东主持幽州依靠边塞以中乌桓部落对抗鲜卑入侵者的上谷之役。

三份战报不分先后地送入邯郸,尽管江夏之役发生的时间比之北方两场战役要稍早些,但最先送达的战报却是来自幽州蓟县的战报。

乌桓人一直是燕氏并肩作战的好朋友,他们在幽州拥有不亚于汉家百姓的权利,甚至乌桓商贾在上谷等地与汉家互市只需缴纳汉地商贾三分之二的税额,当然作为归附外族所肩负的义务也较之汉家百姓更加沉重。燕氏对乌桓的让利政策是给予那些有能力组建商队的部落首领、乌桓王及乌桓单于的,燕氏在他们这里付出的代价,需要从乌桓百姓身上掠夺回来。

这便是乌桓对赵国的兵役。

由幽州牧燕东直接对乌桓单于楼班、乌桓王蹋顿、难楼等诸王下令,由他们召集自己的部众,以克敌于境外为目的兵发塞外,自上谷宁县、代郡高柳发兵向北,于弹汗山下阻击集结犯境的鲜卑东部落大人弥加,并大获全胜,斩及数千而还。

燕东在战报中并未提及乌桓人的伤亡,只是提了一句请示燕北能否准许他明年发乌桓徭役在弹汗山下建立城池,沿途设立九烽七十二燧,进一步扩大幽州对塞外的影响及控制力。

在这座燕东欲新筑城池中,幽州的设想是以七成的乌桓百姓与三成汉人百姓杂居其中。燕东不应当头脑坏到将城池的控制权交给乌桓人,因而燕北可以猜到,上谷之役乌桓兵损失应当超过鲜卑敌军,尽管击溃弥加的部众达成战略上的胜利,但若单论伤亡,上谷之役应当是他们输了。

果不其然,在燕东战报的最后,告知燕北极坏的消息——弥加部众鲜卑骑兵战力极其高昂,每个骑兵都能在坐骑上做出令人惊讶的躲闪动作,操持一石弓力的硬弓向乌桓军队射击,并在接战时用长矛与木盾进行冲阵,这给乌桓突骑带来极大的伤亡。

在乌桓军中,只有技艺最精湛的骑手才能堪堪与鲜卑骑兵持平,而像这样的骑手,即便是每个乌桓王部下,也只有八百一千个这样的勇士。

鲜卑人变得比前些年更难对付了。

而这样的原因,在燕东战报的最后也有所提及。在战后鲜卑军队留下的马尸上,他们找到了双马蹬与更高的马鞍,能让通晓骑术的骑手跨坐马上如履平地,解放双手进行作战。

这种双马蹬并非新鲜物件,早在燕北尚在幽州时便曾在征讨鲜卑人的路上发现这样制式的马镫,后来应用于燕氏最精悍的燕赵武士身上。而被燕东称作高桥鞍的马鞍,对燕北而言则是个新鲜东西。

但不管新鲜不新鲜,这都足够令燕北为之警惕,根本便在于为了避免燕氏弱小时预见敌对诸侯强势的骑兵,燕北并未将双马蹬大量制式应用于所有部队,大多数汉人骑兵都没有,更不必说乌桓军队了……乌桓的重大伤亡,是因他而起。

更糟糕的是,并州的马腾,同样没有双马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