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半年多回来,宿舍里的人自然要以这个借口庆祝一番,当然是万峰出钱了,谁让他有钱呢。
有人出钱就有人跑腿,七八个学生就跑到小店去抬了两箱啤酒和很多肉类鱼类的罐头。
宿舍里的炉子烧得旺旺的,高三两个宿舍的人开始欢庆,仿佛过年了一般。
欢庆一直持续到半夜时分才结束。
第二天万峰去拜会了于国老师。
职高进入高三后文化课就相应地减少,通常只有半天的文化课,其余都是实习课。
其中感觉没有高考希望的学生更是连这半天的文化课也不学了,尤其是其中的女生,更是都跑张旋的服装厂赚钱去了。
间接地说,万峰给张旋建的这个服装厂也算是职高不产生大学生的罪魁祸首了。
因此教室里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上文化课。
于国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万峰坐在座位上颇感意外,不过也没说什么。
一堂课上完,于国把万峰叫到了办公室。
“万峰,有件事儿你给出出主意。”
“老师,什么事儿呀?”
“现在不是开放了,都时兴搞副业吗,总厂领导给咱们学校一个任务,让学校帮着厂子想一些致富的门路,学校领导为这事儿还专门召开了会议,让我们群策群力想办法,可我们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正好你回来了,我觉得这个事儿还是交给你比较靠谱。”
想致富的门路?
职高学校虽然算不上正规的学校,但在红色总场也是最高学府,八十年代也算是精英荟萃了,总场让学校想致富门路倒也合情合理。
自己这点赶了,回来就碰上这事儿。
“总场要搞什么项目和要进行多少投资呀?”
“只要项目好,总厂领导说钱可以到银行贷款。”
在这里搞实业的问题万峰以前就想过,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其实是不怎么适合搞实体经济的。
人口基数少而且远离内地市场,产品进入内地循环圈代价太大,这也是几十年后东北三省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
“老师,你看养猪怎么样?咱们这里地广人稀,盛产粮食,发展养殖业是一条出路。”
“这个问题我们也讨论过了,但是大规模发展养猪业万一市场消化不了价格就会跌落,养殖户如果没有效益或者效益少必定就会放弃,似乎也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这个问题万峰也考虑到了。
“可以进行再加工呀,把猪肉变成其它形式的食品进入市场就没有这种后顾之忧了。”
“可是怎么进行再加工呀?”
万峰的脑袋里想起了一种食品。
“可以投资做火腿肠,那样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
“火腿肠?什么玩意呀?”
火腿肠起源于日笨和西欧,八五年华国除了南方有土法腌制的火腿外还没有火腿肠这种东西出现。
万峰觉得龙江这里具备这个企业诞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