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定睛一看,见是赵温,大笑不已,连忙起身迎了上去,一把抓住赵温的手。“子柔啊,你怎么来了?来得好,来得好,快请坐。你要是喜欢,就留在襄阳别走了。我上次就劝你别走,你就是不听。”
蔡邕一边拉着赵温入座,一边招呼人上茶,连周瑜都忘了招呼。他太兴奋,声音大得连后院的蔡琰都听到了,赶到前面来看发生了什么事,见赵温在座,大感意外,连忙示意蔡邕不要高兴太早。赵温这时候赶到襄阳,绝不会是看望朋友这么简单。
蔡邕也会过意来,小心翼翼地看着赵温。“子柔,是不是有公务在身?”
赵温点了点头。“可说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对伯喈兄来说如此。”
“对我?”
“你一直想要的秘书,陛下同意借了。”
“是吗?”蔡邕盯着赵温看了片刻,见赵温脸上虽然有笑容,但笑得非常勉强,问道:“子柔,究竟怎么回事,是不是……还有其他隐情?”
赵温收起笑容,默默地点了点头。“伯喈兄,这里也没有外人,我就直说了吧。秘书是长公主的嫁妆,陛下要与孙策联姻,将长公主嫁与孙策为妾。”
蔡邕的脸色当时就变了,他直起身,看看赵温,又看看周瑜。周瑜也很惊讶。“联姻?为妾?”
赵温有点不好意思。“公瑾,实在抱歉,有些事当时不方便说,只有见到伯喈兄才能说。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不敢有丝毫疏忽。”
周瑜默默地看了赵温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但神情间有些不悦。他陪着赵温走了上百里,赵温居然没露一句口风,显然是不信任他。细想起来,赵温特意拐到他的大营里去可能还有刺探军情的意思。他这次实在是大意了。
蔡邕见了,更是着急,拍着坐几扶手,连声催促。“子柔,究竟是什么事如何重要?堂堂的长公主,怎么会下嫁为妾?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子柔,你倒是快点说啊。”
蔡琰悄悄地拽了拽蔡邕的袖子,不紧不慢地说道:“阿翁,外面下着雪,天气冷得很,你容赵公喝两口茶,暖暖身子再说不迟。”
蔡邕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虽不再催,两只眼睛却直勾勾地看着赵温。赵温捧着茶杯,慢慢的呷着,看着茶雾在眼前缭乱,冰冷的脸庞渐渐恢复了知觉,两行热泪却不知不觉的涌了出来,一滴一滴地滴入茶盏中。开始还有些控制,后来情绪渐渐失控,索性放下茶杯,伏案大哭。
蔡邕三人面面相觑,气氛渐渐沉重起来。赵温可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书生,他是颇有雄豪之气的大丈夫,如今伤心成这样,自然是和这次使命有关。虽说赵温还没详细讲述,但仅凭长公主下嫁为妾,又以秘书为嫁妆即可看出,朝廷若非山穷水尽,绝不会出此下场。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作为一个老臣,看到朝廷如此委屈求全,赵温岂能不伤心,就连蔡邕都有些唏嘘。他这些年在襄阳著书,看似开心,实则也是自欺欺人,只是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以著书自娱罢了。想当年,他可是因为上书力谏而被流放朔方的。如今年纪虽然大了,一腔热血渐冷,可是那颗心还在,听到朝廷的消息时,总会有些异样的感觉。
即使明知大汉之火将灭,他只能躲在这里为大汉写一曲挽歌,可是真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他还是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之情。
四百年的大汉江山啊,就这么消亡在历史长河之吗,只能存留在竹简纸页之中吗?
蔡邕越想越难过,也不禁红了眼睛,与赵温相对而泣。
周瑜和蔡琰见状,不动声色的使了个眼神,悄悄地起身,命人准备些热水,待会儿让蔡邕和赵温洗脸。他们走到廊下,看着从天而下的鹅毛大雪,并肩而立。蔡琰伸出手,接过两片雪花,看着雪花在掌心渐渐融化成一滴水,一声轻叹。
“大雪兆丰年,可是有些百姓怕是看不到明年了。这一场雪,不知道要冻死多不人。”
周瑜眯着眼睛,看着阶下已经深及膝盖的大雪,突然说道:“昭姬,你知道袁邵公(袁安)的那个故事吗?”
蔡琰略作思索。“你是说他客居洛阳,因大雪封门险些冻死的事?”
周瑜点点头。“这就是伯符说的小冰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