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知道刘芒的意思,又道:“小的说了,但卫姑娘说,她不介意等,只求主公忙完公务,见上一面。”
刘芒点点头。“这样吧。你和德祖(杨修字德祖)陪她去小书房坐坐,等会议结束,我去见她。”
卫铄是钟繇的学生,杨修和钟繇关系甚好,和卫铄也很熟悉。
李卫进来,打断了会议。
李卫走了,屋里气氛更显沉闷。刘伯温等人,谁都不说话。
刘芒对杜如晦道:“克明有何意见?”
“属下惭愧……如何定夺,难……”
杜如晦与房玄龄合称“房谋杜断”,杜如晦最善从众多头绪中,选择上佳的决策建议。
而今天商讨之事,连他都摇头说难……
……
刘芒要帮助曹操,进攻袁绍的提议,未能得到众幕僚支持。
众幕僚认可援曹抗袁的战略,但认为时机不合适。
冀州太过强大,同时与冀州和西凉军两个强敌开战,没有把握。
而王守仁和高熲的建议,也未获得刘伯温等人的支持。
再战袁术,从战略角度看,也没有错。
但是,开战的准备,值得商榷。
部署在颍川,直面袁术的,是王忠嗣和岳飞两部。为了支援刘备,同时为了雍凉战役,从王忠嗣和岳飞两部,抽调了部分主力,和全部战马。
兵力不足,没有骑兵穿插迂回,进兵汝南,颇有风险。
至于高熲的建议,众幕僚部分认可,但并不支持。
原因很简单。
南阳主力,全部抽调给常遇春部。
血战上雒,常遇春部损失极大,需要好好休整。且武关、商县一带,仍需驻防。常遇春部,暂时不能南调。
从其它地方调兵去南阳,路途太远。
没有足够的兵力,现在与刘表争夺南阳南部,不适合。
……
每个战略目标,都有可取之处,但都不完美。
反复讨论,会议持续到晚上,仍无结果。
无奈,只得散会。
刘芒静坐片刻,调整了情绪,和上官婉儿去见卫铄。
……
卫铄是从雁门赶来弘农的。
在边塞待了一年,卫铄瘦了,黑了。驰骋辽阔草原、攀登巍峨群山,让卫铄变得爽朗了。
见了刘芒和上官婉儿,行礼问好后,卫铄很兴奋地道:“有样好东西,要让太尉过目!”
说着,打开随身包裹,拿出几卷字。
卫铄展开其中一幅,呈给刘芒和婉儿。
“这是什么?”(未完待续。)